全市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38842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31312张,城市街道医院2891张,农村卫生院2287张,社会办医院2352张。
医院建筑面积,以每张病床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标准计算,达标率为43.4%;以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标准计算,达标率为55.89%。全市有各类卫生人员849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5145人,医、护、技比例为1:0.69:0.48。护理人员比例偏低。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0%。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生、技术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分别占本类人员总人数的63%、35%、29%、16%。
(二)主要问题
1.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慢性传染病(尤其是结核病和肝炎)仍是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性病逐年增多。职业病成为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部分居民饮水存在高氟和缺碘问题。
2.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存在低、散、偏问题。表现为:一是水平低。由于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弊端,一些医院盲目发展,重数量,不重质量,致使一些医疗机构水平不高,病人就医环境和医院基础设施较差,一些医疗机构的危陋房屋亟待改造。二是布局散。医疗机构布局分散,功能、结构失调,一些区域内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医院。三是分布偏。市区东部与西部、城区与农村的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3.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条块分割,多方办医,卫生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疗市场无序发展,乱办医和虚假医疗保健广告问题没有得到遏制。
4.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滞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尚需完善,商业医疗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尚待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较低。
5.预防保健体系不完整。
现有的预防保健机构比较分散,功能单一,效率不高,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未能充分发挥预防保健服务的整体功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6.整体科技实力不强。
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拔尖人才不足,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学术带头人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专业人才;卫生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医、教、研一体化的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卫生科技整体实力不强,优势学科不多;医药卫生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效益不高。卫生科技现状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7.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力度不够,部分医疗机构仍需依靠药品收入维持运转。卫生服务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8.农村卫生相对薄弱。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体制改革滞后,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卫生队伍学历结构偏低,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面临很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