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动力,开展建筑安全的专项治理工作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中心。创建文明工地,即是企业精神文明的窗口。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根据建设部、省厅的统一部署,各市建委不断深入开展以安全目标为核心的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把建筑安全专项治理与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狠抓施工现场的重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施工坍塌、塔吊倒塌、高处坠落、施工临时用电等方面的治理。不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达标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采用“联动”机制将创建文明工地与企业的经营行为和项目经理评价挂钩,强有力地推动创建工作。南阳市建委在强化安全监督上坚持三个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性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实施“开工前安全检查”,“施工过程中安全达标认定”,“工程竣工后安全评定”制度,对严重违反强制性标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工地,依照不同情况召开现场会,制作图片,设置专栏公开曝光或全市通报。仅今年6-7月份对10多个安全隐患多的工地进行公开曝光,先后对4家企业和项目经理在全市通报批评并作了限制招标和招投标扣分等处理。三门峡建委每次检查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带上摄像机对施工现场进行录像,好的工地给予表扬,差的工地给予曝光,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郑州市建委在强化事故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注重调动和发挥企业自控作用。一手抓对施工现场的栋号监督,直接查处和纠正现场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今年前八个月,监督检查施工现场1148项,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2029份,并通过新闻媒体对个别严重混乱的施工现场进行曝光。
(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决定安全生产的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从我省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80%以上来自农民工,其素质和自我防护较差,因此,抓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各市建委为加强本市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行业职工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从源头入手,加强对企业经理、项目经理、特种作业人员和行业职工的安全专业技术与安全知识的培训,经检查统计,今年1—8月份,全省共计培训特种作业人员7060人,全员培训137802人,有的市地结合本地实际,采用专题讲座,现场会交流等不同形式对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以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从而,推动我省建筑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