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培养人才队伍,提高采标水平。
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专门人才。要建立一支复合型的采用国际标准的科研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法律、外语和技术专长的标准化人才,培养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采用国际标准应用人才。要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尽快掌握并真正弄懂弄通有关WTO和国际标准化的知识和规则。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吸取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提高采标的水平。
(六)加强学习宣传,提高采标意识。
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宣传采标的重要意义、作用和要求,提高对采标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和生产等领域普遍树立采标意识,增强采标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要结合宣传名牌产品宣传采标产品,在推行免检产品的同时,扩大对采标产品的宣传,同时,扩大采标标志产品的宣传力度和知名度。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的工作,并定期向国内外公布采标的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和采标产品目录,以提高采标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附录:
上海市部分行业采用国际标准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汽车行业:凡批量生产的整车和零部件全部符合47项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到2010年,主导产品及新产品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包括原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安全、环保与节能的标准及相关法规等)。实现主导产品与国际著名汽车公司同步组织生产、同步推出的目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均能动态跟踪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有20个以上单位参与国际同行业的标准化组织活动,并取得新制定国际标准的表决权。力争有企业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和活动,争取成为国际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电子行业:开展强制性标准与国际标准差异分析,跟踪国际标准制、修订动态,及时收集国外先进标准。视听设备和小家电产品及其关键件,其涉及强制性的产品安全和干扰要求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国家标准,并通过安全认证。到2010年,微机、集成电路卡等信息类产品的性能、安全和电磁兼容要求符合采标的国家标准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集成电路等主要基础元器件按相关的IEC总规范、分规范和空白详细规范制定企业标准,90%以上的产品必须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水平。85%以上的自动化仪表、仪器仪表等工业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企业标准或贯彻相应的国家标准,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药行业:以实施有关医药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为抓手,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通过ISO9000的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的安全认证的同时,要完成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