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强批发市场建设。要切实搞好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检测机构和信息交流网络。积极推行产品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和包装规格化,提高“菜篮子”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二)尽快完善和发展“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络。在巩固和完善城乡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各种食品专卖店和超级市场, 发展“菜篮子”连锁经营;鼓励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批发市场开展加工配送和直供直销;鼓励生产基地与加工、流通企业加强联合,发展订单农业;引导“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开展产品商标品牌经营,树立产品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继续鼓励和扶持发展流通专业大户。对规模大,贡献大的流通专业户,给予适当的表彰鼓励,并引导流通专业户开展必要的联合,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注意引导已具规模的专业户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确立法人地位。
四、加强“菜篮子”生产、加工和流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一)加大对“菜篮子”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测和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强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从源头上保证“菜篮子”产品安全卫生。
(二)严格“菜篮子”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条件,建立行业管理和企业自律机制。“菜篮子”生产经营企业(包括各类市场)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不受污染。
(三)严把“菜篮子”产品的市场入口关,逐步推行产品准入制度。各地要加强对各类“菜篮子”产品的质量监测,重点对“菜篮子”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进行监测,严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产品进入市场。要建立“菜篮子”产品进货检验登记和源头追溯制度,及时、有效地追溯发生问题的环节和责任,对生产经营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产品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五、加快调整“菜篮子”产品结构
抓住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菜篮子”产品结构,以丰富“菜篮子”的花式品种,提高“菜篮子”产品的质量档次。在结构调整中,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展品种开发,引进、培育和推广一批“菜篮子”优新品种,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