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关于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03年1月17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03年1月17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洪虎省长代表省九届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的重点工作是切实可行的,符合吉林省的实际,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九五”计划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实施进展顺利。
会议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要紧紧抓住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建设工业省、科教省和生态省;突出共同富裕,着力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强调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注重全面建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形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框架,是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全省各级政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和省八次党代会的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兴省富民的第一要务,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突出建设工业省、科教省和生态省的任务,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过努力奋斗,将吉林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足的省份,使全省人民过上较殷实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