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3年改善农村人民生活10项工作的决定
(2003年1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6次全体会议通过)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提前实现为标志,天津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3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三件事,着力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决定在农村做好以下10项工作。
一、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围绕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建设,逐步实现工业、人口、土地的集中。向小城镇镇区转移农村人口13.8万人,农村城市化率从39%提高到41.5%。兴建和完善小城镇道路、路灯、给排水、电力、商贸、文化、体育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北辰宜兴埠镇、宝坻方家庄镇和西青中北镇等16个工业小区。建设20个现代化新农村。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小城镇工业和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扶持30个郊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服务组织。建设116个设施农业小区,其中,蔬菜小区30个,畜牧小区81个,水产小区5个。落实中央和我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清理整顿各类不合理收费和搭车收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三、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
新建农民住宅楼278万平方米。其中,蓟县5万平方米,宝坻5万平方米,武清10万平方米,宁河10万平方米,静海10万平方米,东丽30万平方米,西青40万平方米,津南20万平方米,北辰40万平方米,塘沽5万平方米,汉沽3万平方米,大港100万平方米。提高住宅成套率、集中供热率和燃气普及率。
四、完善公路网骨架
启动建设京沪高速公路正线(一期),建成丹拉支线高速公路天津南段、津蓟高速公路,建设唐津高速公路宁河通道。续建津晋公路二期工程。修建宁河光明路与京山铁路立交工程。重点维修乡村公路、桥梁500公里,改造宁河金翠路、金华路等6条道路,维修津南公路20公里、蓟县公路70公里。连接贯通大港农村17个中心居住区,修建乡村公路50公里。
五、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