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紧围绕贫困村优势产业项目推广,对贫困村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各县(市、区)要在贫困村中选择一批技术能手、经济能人进行有针对性技术培训,帮助他们率先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以示范作用带动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要围绕贫困村优势产业开发,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屯进行技术培训。要将实用技术培训I和产业开发效果列入各有关技术部门的量化目标责任制。自治区下达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经费,必须围绕贫困村优势产业的开发安排使用。
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抓好贫困村和扶贫异地安置场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要通过多种途径救助失学儿童和青少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新文盲产生。要大力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采取建立示范户,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圩日宣讲、组织考察参观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农民培训。要加强卫生扶贫,建设好贫困村卫生室,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七、拓展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凝聚扶贫开发的强大力压
贫困村是我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必须集中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扶贫综合治理。从2003年起,自治区区直、驻邕中直单位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区直、驻邕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02]43号)文件要发,做好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挂钩帮扶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新阶段中央、自治区的扶贫开发政策和重大部署,督促检查各项扶贫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组织实施以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各单位要尽快确定具体帮扶的贫困村。各地、市、县机关单位也要定点帮扶落实到贫困村。
要大力推进行业扶贫。自治区计划、财政、交通、水利、电力、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科技、民政、民委、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要把我区贫困村扶贫开发列入本系统的业务范围,结合本部门的业务做好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各部门要于2003年3月底前确定好本年度行业扶贫的计划,10月底前制定4060个贫困村新阶段行业扶贫总体规划,分别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切实抓好实施。
要继续积极配合做好9个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我区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工作,主动关心和支持前来我区定点扶贫的干部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密切配合做好广东对口帮扶广西的各项工作。继续管好用好广东帮扶资金,拓展两广经贸协作和劳务输出,经贸协作上力争广东方资金到位5亿元左右,组织劳务输出达10万人以上。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积极承接广东省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帮扶部门、单位和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活力。同时,认真抓好教育帮扶、各有关部门对口帮扶和区县挂钩扶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