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安徽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今后五年是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全面完成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要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进一步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确保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今后五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力争达到9.5%左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4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50亿元,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重点,以信息化为动力,
  大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建设、壮大汽车和机械装备基地、新型家电基地、新型建材及金属材料加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建设现代农业,使非农产业增加值超过农业增加值,养殖业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农民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使旅游、现代物流、房地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国有企事业改革步伐,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分类指导。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推动皖江地区特别是马芜钢地区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到2007年合肥和马芜铜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超过1500美元和2000美元。加速皖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带动结构升级。加快“两山一湖”旅游开发,逐步建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商品化程度,振兴山区经济。加大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增强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科教兴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提升生产力水平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力争到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五年培养各类专门人才80万人。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重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安徽”,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到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6600万人以内。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