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本市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进一步提高本市劳动者队伍素质,适应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就大力推进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说,上海目前劳动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把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立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把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为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服务,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服务。“十五”期间,上海要率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实用人才培养与劳动就业,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学校和企业双向介入,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新型的高技能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坚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合理比例,积极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培训。要以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与适应性,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以市场化推进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以法治化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从而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形态变化的需要,使职业教育成为上海的一大特色,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