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乡村绿化:以省会周边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乡村绿化,今年力争有30%以上的城镇乡村达到绿化标准。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黄河故道、冀中平原、滦河中下游、滨海平原、永定河下游、青龙河流域6大丰产林基地建设。其中新建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和林板(纸)一体化模式的速生丰产林基地30万亩。
今年春季,全省要完成人工造林40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6000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封山育林完成120万亩。
各市的植树造林任务目标已经确定(详见附表)。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好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抓好造林绿化工作。要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质量标准、时间要求和奖惩措施,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省政府要将植树造林工作列入督查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调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度,兑现奖惩。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林业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检查监督和指导力度,搞好技术服务和苗木调剂;交通部门要重点抓好路界内和路间隔离带的绿化美化,配合林业部门抓好全省范围内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铁路部门要重点抓好路基两侧铁路建设用地的绿化带建设,同时按照铁道部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建设好铁路两侧3—5公里范围内的绿色通道、防护林网工程;水利部门要以水库周边、泊、淀、河渠等水域周围为重点,抓好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城建部门要抓好城市和城镇的绿化美化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按照《
河北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规定,落实义务植树任务。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切实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意识;组织好春秋两次大规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拓宽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造纪念林、栽纪念树等活动。保证适龄公民每人每年植树3—5株,对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员,征收义务植树以资代劳费用;对义务植树活动及绿化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按规定进行处罚。
(二)加强分类指导,实行科学治理。根据我省不同的自然条件,进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承德、张家口坝上地区要加强现有植被保护,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做到乔灌草相结合,造林种草与封山禁牧相结合,努力提高沙区植被覆盖率。太行山、燕山的深山、远山地区,以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为主,努力提高林、灌、草覆盖率,增强蓄水保土功能。浅山丘陵地区要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积极推广生态经济沟、围山转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模式,实行综合开发。平原地区要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做到林、果、花相结合,发展高效林业。城镇和村屯绿化要与美化、净化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树立质为先意识,全面提高造林质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造林质量管理年”活动。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立项招标、工程监理、验收报账”三位一体的工程管理体系。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力度,因地制宜选择抗逆性强、效益好的适生优良树种。立足抗旱造林,大力发展普及容器育苗造林。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造林新技术、新模式。三是加强工程管理。严把规划设计关、林木种苗关、整地挖穴关、栽植浇水关、抚育管护关,确保造一片,成一片。四是加强检查监督。建立造林质量举报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实行造林质量一票否决制,对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