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信用浙江”、“数字浙江”、“绿色浙江”,深入调查研究如何建立价格诚信,服务信用浙江建设;如何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我省的信息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垃圾处理产业化和城市污水处理费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进城市化建设,为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面对价格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研究政府价格职能的定位问题,如何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定价规则、程序和灵敏的价格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体系,应对市场价格异动。
(四)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研究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制度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王的价格形成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何从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上有效制止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及各种乱收费行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价格自律和规范行业价格们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建立和完善价格的社会监督网络。
(五)围绕“三农”问题,深入探索如何建立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治理农村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如何制定相关价格政策和加强价格信息服务,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围绕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深入研究在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改革和具体价格政策上如何保护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困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在合理解决社会低收入阶层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问题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七)围绕政府价格职能转变,根据新形势对价格工作的要求,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价格基础工作,拓展价格服务领域,如何提高价格主管部门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本领。
(八)围绕不断适应新形势要求,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价格干部队伍和制度建设,提高价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价格工作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
三、不断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提高价格调查研究工作质量
(一)改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一是要突出重点,讲求针对性。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省重点调研参考课题,结合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价格工作的重点,确定具体的调研内容,详细制定调研方案,统筹规划价格调查研究工作,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要踏踏实实地调查情况、研究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三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要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框框,充分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创造性地开展调研,力争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四是创新方法。省局将探索建立重大课题的招标、评审和奖励制度,对重大课题,试行在全系统范围内招标,组织重大课题攻关,集思广益,提高我省价格调研工作水平。各地也应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
(二)要注重三个结合,拓宽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一是调研与学习相结合。价格调查研究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作支撑,因此,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和加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开阔价格调查研究工作的视野,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调查与研究相结合。调研工作既要有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又要运用经济和价格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要注重在调查研究中提炼观点,创新和丰富价格理论。三是调研与决策相结合。要将调查研究作为重大价格决策的前置条件,凡是重大的价格决策的出台,事先均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