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梳理列问题。开展自查自纠,首先要解决好查什么的问题。李元副部长在部汇报会上要求:“查管理制度,查管理环节,查执法效果,认真梳理,查出问题,主动纠正”。①查管理制度,就是要对照各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即土地管理中需要操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来检查,看各项制度在你那里是否真正得到落实。重点是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中统一供地、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和违法案件查处等制度是否落实到位。②查管理环节。就是要从规划、批地、供地、发证、财务、执法等各个管理环节去找问题,看自身管理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真正到位。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省督查办提出十查:一查土地市场的各项制度是否建立;二查供地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三查用地审批程序和手续是否规范完备;四查地价标准是否到位;五查土地供应是否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六查是否擅自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查经营性用地是否全部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八查土地评估机构是否脱钩;九查土地使用证是否发放到位;十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是否存在罚款了事。③查执法效果。就是看我们的管理和执法实际效果究竟怎样。如:耕地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土地市场秩序如何、违法用地行为能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否及时向上级报告等。
(三)认真分析找内因。对查找出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首先是从自身找原因。内因是关键。李元副部长在部汇报会上要求从5个方面着手查找自身原因:一是看自己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是否熟悉和掌握;二是为了防止错误的发生,自己是不是锲而不舍尽了最大的努力;三是对错误的东西是不是表明了态度;四是在制度上是不是有抵制不适当干预的措施。五是各基层、基础业务环节是不是都依法行政严格把关了。
(四)完善制度抓落实。治理整顿重在整改,而整改的重点在于落实制度。只有依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错误的东西。只有落实制度,才能最终有好的土地市场秩序。新法实施后,规划用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土地审批发证、违法查处等,近年来又制定了包括防止外部不适当干预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一是检查这些制度落实的怎样;二是你那里建立了哪些配套制度和办法。
(五)立足自纠争主动。我们的自查自纠要经得起各方面的监督和检验。土地问题目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专门监督机构和媒体都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监督的重点,今后会有更多的监督活动。据了解,审计部门在我们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七月份开始还要选择一批城市,对国土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四月至十月监察部门对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因此,要立足于主动纠正和处理。会议议定:①凡是对问题进行主动纠正和处理的,上级部门原则上不再处理。②不主动纠正和处理的,工作开展不力的,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督促其尽快纠正。③对仍不纠正,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④对自己纠正确有困难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取得支持。⑤要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各级都要抓一批大案要案。省督查办近期要组织对忻州会议部署的去年审计部门在土地资金审计中所披露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结交帐工作。
(六)搞好督查求实效。各级治理整顿办公室是这次治理整顿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对治理整顿的组织、督查和指导,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治理整顿的工作效果。治理整顿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我们要抓紧工作,扎实推进,不走过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