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营销方式,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
当前,外省农产品进入京津难度加大,各级政府要充分抓住市场份额重新配置的商机,积极组织货源,主动出击,送货上门,千方百计巩固原有市场,努力抢占新的市场。要更多地采用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电话推销等方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要积极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农民进行市场交易,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销有组织、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准、合作讲信用的优势,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保证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档,农产品销售通道不梗阻。要在严格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的农贸市场,扩大农产品域内销售。要克服困难,继续鼓励和帮助企业把农产品销往国外,扩大农产品出口。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组织协调工作,把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作业车辆与机具纳入“一卡通”范围,进行产(出)地检疫后,发放绿色通行证,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三、加强组织,分类指导,妥善安排外出务工返乡人员
各地要认真分析返乡人员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困难。一方面要毫不放松地做好返乡民工的体检、隔离、救治工作,坚决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渠道。另一方面,对身体健康的人员,有关部门要及时发放健康证明,为将来外出务工经商创造条件。要及时组织务工返乡人员投身农业生产,弥补因返乡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抓住京津大批农民工返乡腾出的就业机会,收集用工信息,有组织地与京津等地的业主联系,引导健康民工有序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调节资源配置,发挥本地优势,确保农村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对既定和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各地要组织利用省内的物料、设备和民工等资源,积极找途径、想办法,保证农业信息网络工程、沃土工程、旱作农业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对正在谋划上报的旱作农业国债项目、农村沼气项目、部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等,要继续争取,加强联系沟通,尽可能多的落实项目。
五、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增强农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