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做好当前农村防疫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意见
(冀防办传[2003]28号)
各设区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把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和重要任务,采取了加强领导、突出防控、保证救治、政策支持和正确引导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初步形成了全省联动、群防群控、稳定有序的局面,取得了第一战役的胜利,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大量返乡,以及农民防疫意识低、组织化程度低、医疗水平低,农村极有可能诱发大的疫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由于农民对非典型肺炎及疫情缺乏科学认识,部分农民存在恐慌心理,影响农民正常生产。二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尤其是鲜活、运输量大和销往域外的农产品受到较大影响,造成部分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减少。三是农民工大量返乡,影响农民现金收入。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务必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变消极、被动防御为积极、主动、科学防御。要充分认识非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克服无所作为思想和畏难情绪,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努力夺取农村防治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胜利。根据国务院和全省农村非典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防治非典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把非典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宣传教育,正确舆论导向,增强战胜非典信心
全省各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各县(市)和乡镇要派出工作队,深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防治非典知识和政府采取的措施。要深入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每一个农民都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做到依法防治。要更多地给广大农民群众介绍防非典知识,让农民了解非典,认识非典,知道它可防、可治、可控,增强农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战胜非典的信心,切实做到不轻视、不恐惧、不侥幸。要及时、准确地向农民通报疫情,让农民心中有数。要宣传各级政府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办法,让农民感到放心,消除心理恐慌。要引导农民把精力和注意力转到农业生产上来,不误农时,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