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继续扩大政务公开。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按照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便于操作的原则,采取设立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利用新闻媒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真实完整地公布政务公开的内容。积极推行听证制度、质询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和决策的透明度。改进和完善政风评议方法,建立有效的政风评议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政风评议工作。省政府各部门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此项工作由省监察厅牵头负责。
(6)加强政务信息网建设,提升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行政效能。本着“简便、透明、高效”的原则,把清理后保留、修订及新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审批项目,统一上网发布;开通省政府与各部门、各市的政务信息网,年内实现互联互通;要尽快推行网上办公,简化办事程序,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此项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负责。
(7)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治理“三乱”现象。围绕建设项目收费、物业管理收费、涉农收费、就业和再就业收费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近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借防治非典之名乱收费。此项工作由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牵头负责。
(8)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此项工作由省监察厅牵头负责。
(三)切实加强市场环境建设
(1)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违法行为作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专项整治。近一段时期,要加强对防治非典的医药用品和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的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
(2)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招投标市场、房地产市场、建材市场、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等新的专项整治活动。
(3)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已开展的土地市场、建筑市场、集贸市场、旅游市场、文化市场、加油站等市场的专项整治,并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
(4)标本兼治,坚持一手抓集中整治,一手抓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治本之策,努力从源头治理,务求取得突破。
上述工作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四)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1)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作为信用建设的重点来抓。近期要认真组织好“信用安徽”建设征文和理论研讨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2)着力提升政府信用。各级政府要带头树立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打造信用政府形象,不折不扣地兑现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作出的各项承诺。积极推进信用法制建设,省政府近期将出台《加强信用建设的若干意见》,制订《安徽省联合征信管理条例》(草案)等,规范信用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