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创建路段沿线加油站、路边店、餐馆经营的规范管理,积极主动与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汽车修理厂经营的规范管理,改善道路行车环境。
(五)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在全市广泛开展“小黄帽”路队制和“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帮助少年儿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通过学生将交通法制教育辐射到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六)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强化农机驾驶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农机驾驶人员的素质,严格禁止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违章载客和超速、超载等严重违章行为,努力减少农机车辆交通事故。
(七)宣传部门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创建平安大道工作的宣传,及时报道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和刊发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警句。市里新闻媒体每季度要保证专题报道1次以上,区县新闻媒体每季度要保证专题报道2次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深化创建内容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根据今年的创建任务,结合本辖区实际,深化创建内容,突出创建重点,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和重点单位的创建工作。各地创建平安大道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列出整治辖区交通治安突出问题的任务时间表,把职责任务分解细化到相关部门,落实到人头,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和督查机制,推动平安大道工作向纵深和广度发展。
今年,各地创建平安大道工作要继续把国道和主要省国道作为重点,严格对照《创建平安大道标准》和《平安大道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规定,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找准差距,采取措施,在创新上下功夫,在规范中求完善,切实推进创建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道路(路段)达到三等以上管理水平。
(二)狠抓预防,坚决遏制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各地要把巩固深化创建平安大道工作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交通安全中的责任,建立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制度,增强综合预防交通事故的力度;要在整治公路交通事故隐患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46处事故多发路段治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本辖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公路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整治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制,积极促成整改工作的进行;要加快省国道低等级路面的改造进度,力争省国道路面全部达到次高级或高级标准,改善公路安全行车条件;要建立健全交通事故隐患整改长效管理机制,实行交通工程安全评估制度,今后凡新建或改扩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实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三)强化路面执法和监控,提高道路动态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