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入年平均增长率。
3.政府负债率。通过剖析领导干部任职时所在地区政府负债的总体情况,评价政府向外举债、为基础设施建设等而进行集资、财政担保及或有负债情况,分析地方财力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支持能力。
2002年底政府负债率=(财政向外借款+财政担保或政府承诺还款+政府直接投资或管理的公司为市政建设项目和其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借的款项)/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向外借款包括向上级财政借入的财政周转金、国债转 贷、外国政府贷款和其他专项贷款转贷等。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评价县市长在任期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
5.社会保障资金征收面和征收发放率。评价该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情况,城市、农村等基层人民群众生活保障情况及财政投入力度。
任期内财政性资金投入社保资金额。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企业参保面=实际参保企业/应参保企业。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收率=全年实缴数/全年应缴数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年末累计结余数/全年月平均支付数。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率。
以上指标计算近三年情况,横向与全省平均数相比,纵向将期初与期末相比。
(二)内部控制制度
对财政收入的征管制度、财政支出的控制程序、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制度及财政性资金投入形成的固有资产的管理制度等四项内控制度作出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五、审前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该市、县、区的基本情况。包括面积、人口、财政体制、经济结构、规模及发展概况等。
(二)了解该市、县、区长任职、兼职和职责分工情况。
(三)了解该市、县、区有关年度的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情况,以及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和财政有偿使用资金收支情况。
(四)查阅市、县、区长任职期间该地区发布的经济建设、财政、税务等工作规范性文件。
(五)查阅市、县、区长任职期间该地区财政审计、专项审计、重点项目审计等审计档案资料,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意见和决定的执行情况。
(六)听取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者的意见和情况。
六、审计通知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