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大力抓好晚秋生产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大力抓好晚秋生产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
  今年灾多灾重,特别是自7月下旬以来,我市各地降雨大幅减少,气温骤升,预计将有30天左右的伏旱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完成今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各地在千方百计加强在土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要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今年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克服前期遭遇“非典”等不利影响的重要措施来抓。为了切实抓好今年的晚秋生产,特作如下通知。
  一、统一认识,加强引导
  我市秋季光、热、水、土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多种晚秋作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晚秋生产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去年开县竹溪镇种植优质再生稻K优926,最高亩产已达到568.5公斤,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再创重庆市再生稻单产新纪录,达到世界同纬度地区领先水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再生高粱和稻草覆盖秋洋芋是近几年由我市农业部门研制成功的新型轻简技术,不仅具有省工、省种、省时、成本低、高效益等优点,同时又是抗旱救灾的理想作物,生育期短,成熟期早,有利于冬种,是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又一途径。据测算,晚秋粮食的商品率可达40%以上,比其他粮食作物平均高10个百分点。特别是再生高粱、菜用秋洋芋、菜用秋大豆、菜用秋玉米等商品率更高,效益十分可观,在部分地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门路。
  各地农业部门应统一思想,并及时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宣传晚秋生产典型增收经验,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当前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让群众认识到晚秋生产大有抓头,大有搞头。
  二、以效益为中心,优化晚秋生产种植结构
  今年我市晚秋生产的指导思想仍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度扩大晚秋规模,优化内部结构,突出重点,狠抓产业化经营,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要以调整结构来提高商品率,以提高科技含量来提高效益,以提高效益来稳定或扩大面积。从全市来讲要重点抓好再生稻、秋洋芋、再生高粱和秋菜。
  今年全市晚秋生产目标是:再生稻150万亩,秋洋芋90万亩,秋玉米10万亩,菜用秋大豆20万亩,秋荞20万亩,秋红苕20万亩,秋菜80万亩,再生高粱10万亩,总面积达到400万亩。今年晚秋生产目标任务与常年相比有所加重,这是针对今年灾多灾重的特殊情况作出的,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晚秋生产的增收潜力,通过努力,力争实现全市农村人均增收30元。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