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每年农灌需用水量153.6亿吨,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农业用水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是弥补农业用水不足的重要措施。污染农产品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多数城镇特别是县城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排河道。目前全省建成了2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173.9万吨,其中县级城市13万吨,县城3万吨。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40%。
二是国家现行的部分重污染行业排放标准偏高,不能满足农灌用水要求。特别是制浆造纸行业,其耗水量和污染程度均居各行业之首。国家现行的造纸行业排放标准是COD450毫克/升,即使完全达标排放,也满足不了国家海河规划中要求的农业用水COD100毫克/升的水质要求。
三是部分企业存在违法超标排污行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00年底所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初步达标。但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存在擅停设施、偷排偷放的环境违法行为,部分重金属超标废水,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危害尤为突出。
四是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城市周边禽畜养殖场产生大量粪便和粪水。化肥不合理施用带来水体富营养化。农药特别是高毒高害农药带来农作物和食品残留超标问题。
此外,我省平原区绝大部分河流,没有清洁水源对河流污水加以稀释,许多闸前蓄的都是城镇和工业排放的污水,在减轻污染,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用水方面,无法发挥闸涵调度作用。对污水灌区水质、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的监测、指导薄弱,农民对农灌科学知识普遍缺乏了解。
三、解决意见
(一)充分认识控制农业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总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解决农灌危害农产品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狠抓落实。
(二)强化工业污染防治。以子牙河水系7条河流为重点开展污染综合整治。相关5市、29个县(市、区)要根据河流污水汇集范围,制定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各县出境水质目标和完成时限,预期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境内所有重点监控污染源必须采取限产停产应急措施。要逐条河流、逐家企业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污染反弹。要组织对污染源进行排查摸底,按不达标、不能稳定达标、基本达标、稳定达标分类列出重点监控污染源名单,制定监管措施。对不达标的,要坚决关停;对不能稳定达标的,要先停产后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生产;对基本达标但存在违法排污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稳定达标的,发现偷排偷放行为,责令其停产整顿,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不得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