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灾区垃圾处理、人蓄粪便以及尸体处理。
(3)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
(4)受淹场所的消毒处理。
(5)学校(临时学校)卫生。
(6)捐助物品的消毒与管理。
5、消毒剂的生产、经营与使用
(五)监督设备保障
1、根据本辖区工作实际,提供监督经费,配置必要的卫生监督执法取证、现场检测设备。
2、卫生监督执法取证基本设备包括:照相机、电脑、通信设备、监督车辆以及有助于监督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各种监督执法文书。
3、各级卫生监督所应做好监督执法取证设备的经常性维护与管理,保证汛期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卫生监督工作要求
1、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汛期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本单位卫生监督的领导和综合协调,疑难问题及时请有关专家共同商讨。各监督科室之间要尽职尽责互相协作,不得推诿、扯皮。
2、卫生监督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汛期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卫生监督行为规范。必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值班人员应遵守值班纪律,接到疫情或案件举报电话,应做好值班记录,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
4、监督设备、现场检测仪器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要做好仪器、设备以及车辆的维护工作。
5、有关汛期卫生监督的资料,应及时整理, 统一归档。
6、汛期所有卫生监督信息公告由单位向有关部门报告或通告,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
7、各单位应加强对监督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严明纪律。对拒不服从工作安排或有严重违纪行为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附件:1、汛期食品卫生管理指南
2、汛期饮用水卫生管理指南
3、汛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监督指南
附:
汛期食品卫生管理指南
由于洪灾地区环境卫生差,各种腐烂的动物尸体不能及时处理;一些有毒化学物质经洪水冲刷溶入水中;蚊蝇、鼠类以及各种细菌的滋生繁衍,加之管理难度大,人们对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清洁缺乏必要地卫生知识。不卫生的食品除了能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因此洪灾地区的食品卫生和预防食物中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食品卫生管理
一、汛期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依法监督、科学管理使灾民能吃到基本安全的食物,切断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减少对灾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
二、汛期应加强对粮食、食品仓库、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供应点的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包装容器和运输车辆都应封闭、防潮、防雨淋。作好卸货、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技术指导,确保日常供应食品的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