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健全行业协会自律运行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不断探索完善行业协会管理的职能、职责和工作方式,认真制定和实施行业规划、行业法规、行业标准、行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贸易争端、协调进出口贸易、共同抵御外来经济组织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4、加大对发展服务业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制定宣传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发展服务业,人人支持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重点宣传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宣传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市带来的机遇、挑战与我们的应对措施;宣传一批改革与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服务业企业;宣传我市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和服务能手、服务标兵等。
(二)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多渠道增加服务业资金投入。
1、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
(1)对国家和社会需要发展的行业和项目,为鼓励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进入,市、县(城区)政府在年度投资计划中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可由多种门类的行业资金构成,如教育发展资金、体育发展资金、科研扶持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资金等。
(2)建立完善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体系,动员国家、社会、个人及海外经济力量,扩大资金来源,增强资金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2、加强服务业引导资金的管理。
(1)引导资金实行统筹管理,对政府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进行贴息或补助,以利于社会资金投入。
(2)引导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择优扶持,尽快研究、制定我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或条例。
3、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主要投向。
(1)新上服务业项目的前期论证;
(2)公用性强的服务设施设备、服务业发展综合形象宣传等;
(3)鼓励新兴服务业发展;
(4)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予以担保、补贴、奖励等。
发挥引导资金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兴办服务业。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市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采取多种方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区内民间资本、区外和外商资金投入。项目资金来源采取多渠道筹资的方法,采取股份制、尝试BOT投资方式;在项目的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争取有所突破。研究制定我市服务业投资指导目录,努力吸引外商和民间资本对服务业的投资。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形成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服务业项目滚动运作机制。
(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环境。
1、加快服务业法规建设。尽快清理和消除不符合WTO规则要求的、阻碍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适应加入WTO后国际服务业日趋融合的新趋势,加强法规建设,为服务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规范市场准入,简化办理证照手续
(1)推进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各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公正透明的本行业服务标准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按照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按照WTO规则,认真清理和修订服务业市场准入的现行规定,建立市场准入听证会制度,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3)凡是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服务业领域,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
3、进一步规范对服务业企事业单位的收费行为。
(1)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性文件,规范对服务业的收费行为和完善对服务产品的定价办法。
(2)清理现行存在于服务业中的各种不合理的收费。以工业各项水电、土地征用及其他各项优惠减免政策为基点,尽量实行服务业政策和工业发展政策的一致标准,原则上不搞两样的歧视政策。
(3)在服务业中逐步推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单位以及行业组织,均不得向服务业企事业单位乱收费,对擅自立项或者超标准收费、乱罚款的,要予以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部门、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4、改革审批制度。
(1)对市政府行政审批办证大厅进行“提速”,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原则,进一步清理全市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明确承诺时限。对二级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
(2)放宽审批权限。企业投资服务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类的项目,只要能够自行平衡资金来源,落实建设条件,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改审批制为备案制。确需审批的,要坚持从快和透明的原则。
(3)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政府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大力推进政务“窗口公开”、“网上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职能部门要编制办事指南,并在政府网上公布,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5、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
(1)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和黑市经营,规范行业行为,维持行业秩序,加大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业的力度。
(2)建立自发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发挥行业自律与政府引导、管理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3)实行宽进严管机制。一方面放低服务业发展门槛,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服务业各行业行为的规范与管理,加大服务业市场监管力度,促进服务业的有序发展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6、制定和完善各项促进就业与劳动力流动政策。
(1)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服务型企业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积极从事社区服务、农业种养殖、以及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
(2)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健全就业中介服务体系,规范各种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促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积极鼓励中小服务企业发展,使这些创业和就业成本较低、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完善并认真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
7、加大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1)鼓励“退二进三”,调整市区用地结构,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一方面,对主动“退二进三”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对服务业重点项目,在用地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2)针对不同类型服务业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分别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和租赁等多种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对一些关系到我市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服务业项目用地可以采取租赁方式。
(3)为鼓励一些工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与转移,并配合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可针对不同对象分期采取不同的土地收益金减免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