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围绕扩大就业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商贸、餐饮、旅游和社区服务业
  1、加快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改造,增强商贸中心辐射功能
  以构建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和提供高质量、高档次的餐饮服务为重点,促进全行业上档次、上水平,发挥餐饮业优势,巩固零售业良好基础,探索批发业盈利模式,积极拓展外贸空间,引进新型业态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初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连锁经营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为龙头,名牌专业街为主线,便民店、专卖店和社区商业等商业流通网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商贸流通体系,依托我市特有的经济、区位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逐步形成具有南方特色的商业大都市和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十五”时期,培育和引进大型连锁企业6家,发展连锁商店1000个;建成批发量30亿元大型批发市场2个,成交额20~30亿元市场5个,特色商业专业街6条。
  (1)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在快速环道、高速环道周围兴建各类大型生产资料和便民生活的大型综合市场,在市区中心加强商业网点和市场设施的硬件建设,大力发展商品专业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
  (2)推进传统百货店向现代化新业态转型,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品牌连锁企业。将具备条件的商贸企业,逐步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引导社会资金以及引进国内外商贸企业投资商,培育一批大型商贸企业(集团);
  (3)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国内外市场,引导弱势企业走进社区经营各种便民店,形成社区连锁经营体系;
  (4)在农村乡镇发展连锁店铺,培育发展生产和流通一体化的经营实体,推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重点建设金湖广场及配套商业设施、南宁万达商业广场、南宁市玉洞商贸城(第三期)、荣宝华商城、朝阳路商业广场、新和平商场等项目,市场建设重点抓好南宁家饰材料市场、南宁装饰材料市场二期工程、钢材市场、汽车市场、江南区沙井煤矿采空区花卉市场及种养基地、南宁市农产品集散中心、大沙田农产品集散中心等项目。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
  会展业。积极举办高质量、高层次、高品味的会展,将我市建成享有较高知名度、以特色会展为主的区域性会展中心。走会议与展览并进、以展促会、以会兴展的路子。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者合作,培养形成长线展览项目。以国内会展为主,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加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会展业配套设施。培植会展市场经济主体,加强会展业宣传,营造“会展城市”氛围,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推动会展商业圈形成。
  (1)由政府牵头成立会展筹划委员会。制定吸引参展商的优惠政策,扶持展览公司,负责对外联络,加强与国际博览会联盟(UFI)及其他国际会展组织的联系,提供展后服务。
  (2)加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标准、高水平规划,高起点、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加快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设立虚拟会展平台,完善会展体系。
  (3)培植3至5家有一定实力的展览公司,逐步形成我市组织会展活动的中坚力量。组建媒体、展馆、宾馆酒店、大型商务公司参与的商务会展、文化旅游集团,主导我市商务会展、文化旅游市场的发育和竞争。
  (4)大力发展品牌会展,把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经贸洽谈会办好,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多渠道、多层次办会展,支持各有关行业举办大型专业会展,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全国性影响的专题展会。积极承办各种国际性、全国性及区域性会议,形成会展经济新特色。
  (5)立足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国家,策划不同规模的政务、商务、学术、艺术、体育等会事、赛事活动。
  旅游业。坚持发展水平适度超前,突出绿城和壮族文化特色,全面提高旅游业水平,逐步形成大西南和华中西部通海与跨国发展的重要商务会议旅游中心。按照大南宁旅游圈的发展思路,外抓促销,内抓建设,充分发挥区位及本市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景区建设和产品开发。加快构建国内外游客进出我市的立体交通网络。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完善配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综合环境,全面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产业素质。到2005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国内旅游者力争达到8.1万人次和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亿元人民币。
  (1)加强协调,形成相关部门参与的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南宁市旅游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审核发展规划,并对重大的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协调;二是按照市场法则和自愿原则,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旅游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协助政府维护市场秩序,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发展旅游产业。
  (3)发挥首府优势,整合我市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构建大南宁旅游圈。
  (4)大力开拓散客旅游、节庆旅游和会展旅游,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旅游品牌。
  (5)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推出“绿城美、壮乡情、边关风”的整体旅游形象,重点推出绿城风情游、八桂大地游、中越边境游、东南亚旅游等一批跨地区跨国精品旅游线路。
  (6)加强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特色旅游商品街或旅游购物中心,充分发掘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位。
  (7)规范旅游市场,推行服务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
  重点抓好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青秀山旅游主干道二期工程、青秀山旅游度假村及高尔夫球场、中国风文化主题园、中国民族园、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亚热带风情园、扬美古镇风景区、大明山、上林大龙湖和三里洋渡、横县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龙虎山、马山金伦洞、下楞民族民俗文化村、武鸣壮文化博览村、武鸣西江苑风景区、昆仑关旅游区、顶蛳山文化博览园、壶天岛“水果世界”、凤凰绿都等工程建设。
  3、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以块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扶优保障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用市场机制培育发展社区服务业,合理区分福利和经营服务的界限,确定社区服务的合理标准和范围,理顺关系,消除行业分割,采取市场培育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把社区服务业培育成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到2010年,建成市区较为发达的、高效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使社区服务业成为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就业的稳定增长点。
  (1)大力发展民营社区服务网点,支持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鼓励创办各类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专业公司,鼓励兴办社区文体服务、托幼托老、家政服务、日用品配送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公司。建设一批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和小区,积极开发网上服务项目,逐步实行智能化管理。充分挖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资源加入社区服务行业;
  (2)具体量化项目内容,区分无偿、福利、营利经营范围,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兴办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对于优抚对象、残疾人、失业和社区其他特困人员兴办的社区服务单位按有关政策应制定在办证、收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具体办法。城建、规划、土地、房管等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使服务提供者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