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软件应用单位定位编码管理的数据准备工作
1、按照《定额征收管理信息系统》业务需求提供的定位编码方法和《门面定位管理信息登记表》格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印刷、填写《门面定位信息登记表》。
2、对应用该软件实施定额征收的辖区范围内所有能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域、场所(如街道、马路、集贸市场内的所有门牌和摊位)开展定位编码信息采集。在进行定位编码信息采集时,可以先对有国税纳税人的地域、场进行采集,不论是国税征管,还是地税征管,不论是否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它们所对应的门牌(或位置)具体地址都要全部摸底造册;对目前暂无国税征管的纳税人的地域、场所,可以留出编码位置,待以后出现了国税负责征管的纳税人时再进行编码。在进行定位编码信息采集时,各县市分局要组织一次地毯式的清理。要在采集的信息数据核对一致准确的情况才下能按照软件业务需求中规定的方法对每个具体地址进行定位编码,编制《定位编码表》。
3、为提高定位编码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效率,各市(州)局可以将《定位编码表》的数据直接录入,也可以统一制定规范的定位编码信息电子文本,再整体导入《定额征收管理信息系统》,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录入,都要对录入数据进行全面性、正确性的审核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启用。各地要对采集、录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采集、录入数据的质量。
三、定额管理的数据准备工作
(一)市、州局定额管理的数据准备工作
1、按照《定额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单位上报的行业类别划分情况,结合本身调查情况,参考软件业务需求提供《行业类别划分待选清册》进行综合研究,确定行业细类的明细划分。
2、按照平衡税负的原则,对软件应用单位拟订的定额单位、定额标准、行业细类毛利率、定额要素调整项目和定额要素调整项目的调整系数进行平衡和协调,确定各软件应用单位统一使用的定额单位和定额标准,批准各应用单位的行业毛利率、定额调整要素项目和定额调整系数。
(二)软件应用单位和定额管理的数据准备工作
1、参考软件业务需求提供的《行业类别划分待选清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调查测算结果,拟订本地适用的行业细类及该行业细类所包括的范围和行业细类毛利率,上报市州局审批。《行业类别划分待选清册》提示的行业小类和细类如不适用的可另行增设。
2、按照软件业务需求中提示的三种定额计算公式应用说明,即定额要素法计算公式、保本法计算公式和企业所得税定额计算公式,拟订本单位适用的定额计算公式。一种行业细类只选择一种定额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