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把握经济和文化的互动规律,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驾驭大局的能力。在市建设文化盛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文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文化盛市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发扬务求实际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
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政策。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决定》精神,制定本部门《建设文化盛市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发展战略、具体目标和措施。要切实贯彻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明确规定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盛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文化盛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过文化盛市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计划、经贸、财政、税务、文化、工商等管理部门要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源投入、市场准入及开发、管理等方面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国土、建设、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种文化团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丰富和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继续有所作为;大学园区要发挥人才优势,加强文化课题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盛市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附:珠海市建设文化盛市规划纲要(2003—2010年)
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珠海市建设文化盛市规划纲要(2003-2010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珠海市建设文化盛市,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所指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技、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等。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指示,实施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珠海建设文化盛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科技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并重。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多元文化兼容,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市。
二、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体制,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服务体系,具有先进配套的文化设施,拔尖的文化人才、一流的文化精品,社会文明进步、科技教育发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文化发展指标迈上全省前列。
——公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精神和珠海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公民法制意识、道德规范普遍确立,知识水平、审美能力、健康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科技教育形成优势。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发展高科技为重点,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形成有自创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