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对乙脑暴发流行的预测、预警
在流行季节,以乡镇为单位月发生3例以上乙脑病例,或以县(市、区)为单位月发病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的,应作为当地乙脑疫情的预警指标,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市疾控中心报告。各市要定期组织对乙脑流行病学监测、人群免疫状况监测资料以及自然气候因素等进行分析,对乙脑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提出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以预防控制乙脑暴发流行。
(五)暴发疫情处理
各市应制定乙脑疫情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和物资储备。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本行政区域内乙脑发病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水平,或短时间内病例明显增多,或有可能发生乙脑暴发流行时,要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成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疫情处理小组,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抢救治疗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控制疫情流行蔓延的相关措施。同时,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控制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1、积极救治病人
对病人救治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在农村地区要组织医疗专家小组对收治病人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指导,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乙脑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人标本,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开展病例主动搜索,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分析流行因素和趋势。
3、媒介控制与健康教育
开展爱国卫生活动,重点加强对畜圈、厕所、病家及周围环境采取灭蚊措施。大力宣传乙脑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居室灭蚊、防蚊工作,特别要注意对儿童的防护。
4、开展应急接种
根据流行特征和人群免疫状况,需要开展应急接种以控制乙脑暴发时,各市卫生局应当将应急接种覆盖地区、目标人群、实施时间等上报省卫生厅批准。省卫生厅在接到相关请示后,于12小时内给予答复。
应急接种活动应周密组织,认真实施。要加强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与处理,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增加经费投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乙脑控制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将这项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会同财政部门,落实乙脑预防控制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经常性预算,加强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