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水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1、明确各级政府对水果产业化投入的职责范围。水果产业化项目投资,以项目实施市、县自筹为主,省里适当给予补贴。各级财政每年安排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水果产业化项目。已有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尽量统筹安排,重点扶持优势龙头企业、优势水果生产基地建设。
  2、加大农业信贷、税收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申请上市或发行债券的龙头企业,要为其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上市或发行债券。对实施水果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要落实国家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横向联合
  1、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水果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引导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市场机制。
  2、推动横向联合,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采取兼并收购、资产重组、股份合作、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厂房、设备和其它资产,引导企业用增量投资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培育水果产业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企业、个私企业进入水果产业。
  3、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等形式,吸引省内外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建基地、办企业。鼓励国内外企业以各种形式投资水果产业,兴办水果精、深加工企业。与国内涉农企业或科研机构联合组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资企业,引进优良品种,研究培育新品种,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和标准化水平。
  (四)强化技术研究、创新与推广。
  支持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围绕我省水果产业化规划,开展水果贮藏技术和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提高果品贮藏水平、效果和优质品率。重点龙头企业要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水果深加工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技术。加强优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相配套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做好技术贮备,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加强水果生产技术培训工作,提高项目区果农生产技术水平。省级财政主要支持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及技术培训工作。
  (五)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1、制定水果生产、加工、流通的相关标准。积极宣传并组织龙头企业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或完善果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努力做到水果生产标准化;制定果品加工品质量标准,组织企业按标准生产。
  2、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加快水果市场的质量检测装备建设,完善水果质量监测体系,通过监测水果产业投入品及加工品质量,实现水果生产、加工、流通的质量监控管理。
  3、创立知名品牌。坚持走“特色+规模+品牌”的路子。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形成1—2个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5个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名优果品或加工品品牌,建成有区域特色的水果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真正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