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质早中熟苹果基地。集中分布在黄河故道及泛区的宿州市和淮北市,全国苹果主产区的南缘。
(1)主攻方向:
优化品种结构,突出发展早熟和中早熟品种,适当发展加工品种。实施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果农技术培训,强化果品采后的商品处理,培植和壮大龙头企业,实现质量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2)发展目标:到2007年,通过高接换种和新建果园,突出发展苹果早中熟和加工品种15万亩;限产提质,盛果期产量控制在2000—2500公斤/亩,优质果率75%以上,无公害率100%;强化采后商品处理,机械分级,清洗打蜡,包装生产线处理果品占产量的30%以上;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出口总量。
(3)扶持重点:优先扶持7个乡镇2个场,包括砀山程庄、文庄镇,萧县马井、酒店、黄口镇和北城集园艺场,墉桥栏杆镇,灵璧朝阳镇及县园艺场。
3、优质葡萄和黄桃基地。分布在合肥市、巢湖市和宿州市。
(1)主攻方向: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注意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及耐运品种的选择,发展一批优质葡萄和黄桃加工品种。推广实用先进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和深加工水平。
(2)发展目标:到2007年,发展加工专用型品种原料基地8万亩,加工葡萄品种单产稳定在1000—1500公斤/亩左右,黄桃品种产量稳定在1500—2000公斤/亩;鲜食面积扩大到15万亩,葡萄单产控制在1500—2000公斤/亩左右,桃单产控制在2000公斤/亩左右;搞好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无公害化率达到95%;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积极开拓市场。
(3)扶持重点:优先扶持11个乡镇,包括砀山葛集镇、西南门镇,萧县圣泉乡、杜楼镇、白土镇、庄里镇,墉桥符离镇,灵璧夏楼镇,肥西烟墩乡,居巢黄麓镇、西峰乡。
4、优质早中熟梨、石榴等基地。根据当地气候,适当发展中熟梨、石榴、李、杏、草莓、樱桃等树种。重点扶持宣州区发展早熟梨生产,到2007年发展到6万亩;扶持包括淮北市郊段园、相山黄里、烈山吴山口、濉溪新蔡,怀远马城乡、城关镇发展石榴生产,到2007年发展到5万亩;扶持黄山区、岳西县、霍山县发展猕猴桃生产;扶持歙县新安江沿岸、太湖花凉亭库区发展枇杷生产。
(四)发展大服务
1、良种引进与繁育体系
(1)主攻方向:建立省级果树良种引进繁育中心,扩建宿州市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建立母本园和县级良种繁育苗圃。搞好品种引进过程中的区试和新品种适应性研究工作,加强对苗木繁育过程的管理,建立母本树注册制度和检疫性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加强品种的评估、筛选、鉴定、审定和开发推广工作。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