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水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现有出口渠道,稳定已有国际市场。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和采后处理水平,利用我省各种外经外贸活动,扩大对外交往,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二)扶持大企业
  1、扶持建立产地果品加工龙头企业
  (1)主攻方向:在水果主产区扶持建立大型果品综合加工厂,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联合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开拓市场,深化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果品产业整体效益。
  (2)目标:到2007年,在砀山县建立浓缩果汁加工厂1个,年生产能力5万吨,加工梨、苹果40万吨。果汁饮料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以上。在萧县筹建和扩建葡萄汁厂和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3万吨,加工葡萄3.6万吨;建设桃罐头加工厂,年生产能力4万吨,加工黄桃6万吨。
  2、建立水果商品化处理体系
  (1)主攻方向:依托果业协会、中介组织或专业批发市场,组建果品销售联合实体,建立大型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专用果品冷库和气调库,实现产后果品预冷、机械化清洗、分级、干燥、打蜡、包装、贮运、销售一条龙,提高优质商品果率。
  (2)目标:到2007年,在砀山县建水果分拣线5—6条,建立果品气调库、冷库10—15座,贮藏能力6万吨;在萧县建水果分拣线2—3条,建水果气调库、冷库6—8座,贮藏能力3万吨;在濉溪建冷库2座,贮藏能力1万吨;在宣州建冷库2座,贮藏能力1万吨。
  (三)建设大基地。
  按照向优势区集中、提高规模效益的原则,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梨、苹果、葡萄、桃4大树种,兼顾发展猕猴桃、石榴等树种;鲜食与加工品种兼顾;发展的重点区域在黄河故道及其泛区,兼顾其它地区水果发展。
  1、优质无公害砀山梨基地。分布在砀山县和萧县北部地区。
  (1)主攻方向:继续优化梨品种结构,适当增加早、中熟和适于加工的梨品种的比例;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衔接;建设无公害梨生产与出口基地;进一步扩大贮藏和加工能力。
  (2)发展目标:到2007年,梨单产维持在3000公斤/亩左右,优质果率达到70%;推广梨无公害生产技术,无公害率达95%以上;高档梨果出口量达到9.0万吨以上,主要出口东南亚市场,并积极开拓欧洲市场;提高气调贮藏、恒温冷库贮藏能力,完善冷链系统,贮藏能力达到30%;建立原料基地10万亩。
  (3)扶持重点:优先扶持10个镇6个场,包括砀山县的唐寨、良梨、李庄、文庄、程庄、葛集、周寨7个乡镇和砀山园艺场、市力集园艺场、砀山果科所、砀山果园场;萧县的黄口、新庄、杨楼3个乡镇和东阁园艺场、黄河故道园艺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