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竞争力分析。
我省水果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与规模优势。我省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对发展早中熟苹果、梨等水果十分有利。砀山酥梨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果资源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怀远石榴等也是我省地方名特产品。黄河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最适宜产区之一,还是酿造葡萄和黄桃栽培的适宜区,可以为加工葡萄酒(汁)和桃罐头提供丰富的原料。我省主要水果如梨,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位居全国前列。二是价格优势。我省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水果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水果加工品具有明显的出口价格优势。三是区位优势。我省是苹果栽培的南缘地区,为晚熟品种的次适宜区,早中熟苹果的适宜栽培区。我省南部适宜早中熟梨栽培,果实具有品质好、成熟期早的优势。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区,发展早中熟水果,既可抢占东南沿海市场,也可开发东北、华北及国际市场。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生态适应性和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水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出口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调整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水果优势区域建设,通过强化生产基地、质量标准体系、市场信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体系的建设,实施名牌和龙头带动战略,推进水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外向型水果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本规划,逐步形成水果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力争到2007年,使我省水果产业化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2、具体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果树总面积达180万亩,水果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产量达252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水果产值40亿元;贮藏能力提高到30%以上,其中普通冷藏和气调贮藏占贮藏总量的20%以上;对出口和超市销售的果品初步形成冷链系统;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到50%;果品出口量增加到10万吨;果品加工能力达60万吨,带动农户27万户,农民人均来自水果产业的年收入由925元增加到1270元。
四、主要内容
(一)培育大市场
1、改扩建水果交易市场。完善砀山李庄、萧县黄口2个大型批发市场的功能,使其年水果交易量达20万吨以上;发展壮大砀山、萧县、墉桥、灵璧等15个中型批发市场,使每个市场年交易量达8—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