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年-2010年)的通知

  (4)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加强体育健身指导,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程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使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1.5‰。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分类指导和派遣服务,并逐步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津贴制度,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
  (5)体育活动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扩大体育活动效果。大力提倡体育项目创新,积极引进适合不同人群的新型体育项目,对深受群众欢迎、有较好健身作用的新体育项目进行资助或补贴。鼓励举办各种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吸引市民参与。
  (6)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强化体育宣传,加强体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全民健身工作宣传的力度,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市民获得体育信息提供便利。
  三、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
  (一)创办上海国际健身节
  在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周、社区健身大会、全民健身节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的精品健身节,将体育博览会、国际体育论坛、世界在华著名企业员工体育健身比赛、大众科学健身展示、上海友好城市运动会和体育交流等融为一体,加强与国内外体育健身组织的交流、合作和互动。
  (二)建成上海标志性体育设施
  加快上海国际赛车场、上海旗忠森林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高标准体育设施和卢湾体育中心、静安体育中心、浦东源深体育中心等一批现代化体育场所的建设步伐,使体育场地年增长速度不低于15%。
  (三)打造城市景观体育
  充分利用城市景观等资源,举办各种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打造上海“城市景观体育”新品牌。充分利用本市河流、建筑等资源,结合黄浦江、苏州河等沿岸开发改造,实施“绿化、江河、建筑、体育”四位一体的建设,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自然景观体育设施,逐步形成国际大都市特有的城市景观体育风景线。
  (四)开辟大型体育公园
  到2010年,规划建设4个具有运动休闲功能的大型体育公园,使之成为上海城市旅游和人文的新景观。
  (五)开发10个体育休闲基地
  结合本市地理自然资源,积极构筑和建设淀山湖水上休闲运动、崇明(横沙、长兴)生态休闲体育旅游、佘山登山运动、安亭F1赛车竞技等特色体育休闲基地,在南汇、金山、奉贤等区建设形式多样的主题体育休闲度假设施,形成体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兴体育休闲基地。
  (六)建设300个社区公共运动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