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环境,倡导人人运动和科学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本市文明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二)发展原则
1、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体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上海体育要与教育紧密结合,在青少年中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帮助他们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年轻一代,为上海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人人运动与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相结合
倡导人人运动要与公共卫生、疾病防治有机结合,增强市民的健身意识、健康观念,建设小型多样的社区健身设施,建立科学便民的健康体质测试站点,开展卫生、体育相结合的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3、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公共绿化建设相结合
根据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加速推进体育设施和绿化建设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公园,科学编制绿化发展与体育设施配置相结合的规划。新建体育设施要提高绿地率。
4、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支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普及与提高、市民体质与竞技成绩等关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时,通过人人运动,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展示上海城市形象。
二、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奋斗目标
1、增强市民体育健身意识,积极参与“人人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加。到2010年,有70%左右的市民学会一项运动、喜爱一项运动、参与一项运动。
2、市民体质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青少年体质达到亚洲先进水平。
3、体育健身设施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委四级体育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