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努力建立中药产销信息网络。加快全国中药材经济指数系统的软件开发,发挥亳州中药材市场信息中心的辐射功能,与六安、黄山等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培育药材专业经济组织,发挥药材专业经济组织及药材种植大户、经销大户的作用,及时提供药材市场信息,预测市场行情,指导药材种植。
5、同国内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建立产销关系,把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变成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签订长期供销合同,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种植,避免中药材产品积压。
五、产业化实施项目
(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项目
1、建立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及良种繁育基地。采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筛选培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实现优良种子、种苗的产业化,保证药材质量,推动药材种植稳定健康发展。
2、六安市利用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1个地产特色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场所,提供天麻、茯苓、杜仲、厚朴、灵芝等地产种苗。
3、到2008年,黄山市山华集团利用基因育种技术引进培育中药材新品种10个,建成1000亩中药材示范(含种苗)基地。
(二)中药材GAP基地
1、亳州市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积极开展20种中药材GAP技术的研究,选择15种地道药材进行GAP标准化研究,同时完成这些品种的SOP制定工作,逐步推广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GAP品种占60万亩。
2、皖西特色地产药材种植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开发模式,开展地产药材GAP的示范研究,在霍山、金寨、舒城等县重点发展地产茯苓、天麻、皖贝母、百合、灵芝、杜仲、厚朴等品种,到2007年推广到4.6万亩。
3、黄山药源基地。以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药材品种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中心,规划在祁门、休宁、歙县、黄山区作为药源发展区域,严格按照GAP规范要求建设,逐步发展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
(三)中药饮片加工
1、围绕中药材专业市场,按照适度规模、符合GMP标准的原则,在亳州兴建(续、扩建)一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力争5年后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群。
2、在药材资源丰富而加工严重不足的黄山市,由山华集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5000吨,达到GMP标准的中药饮片加工厂。同时对现有中药材加工厂进行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3、对六安市现有中药提取、饮片生产等企业进行GMP改造,扩大加工规模,尽快形成区域龙头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