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情教育的基地。展览馆将通过陈列展览和讲解服务,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市情教育和城市规划知识教育的基地,使人们了解重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全市人民继往开来的自豪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把重庆建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感,增强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接待来宾的“客厅”。展览馆作为全面推介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富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既是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又是市委、市政府接待国内外宾客的重要场所。它既能帮助中外宾客和外来投资考察者比较全面地认知重庆、熟悉重庆,又能为吸引外商积极投资重庆、建设重庆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四)旅游观光的景点。展览馆地处朝天门广场,这里两江汇聚,朝向东方,是重庆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象征。这里可以左观江北,右看南岸的滨江景色,远眺大江东流,必将成为都市区旅游的新靓点。
(五)展览交流的平台。展览馆汇集了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新资料、最新成果,展示内容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展览馆内设置了长江会议厅和多功能展示厅,还有规模较大的停车场,是举办大型展览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招商引资活动较为理想的场所。
四、布展内容
规划展览馆利用朝天门广场负一层至负三层,建筑面积近4万㎡。根据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构思方案》和据此深化的《布展纲要》,展示内容为“三篇、五厅、一港”,即总体篇、专项篇、区县篇等三个篇章,序厅、三峡厅、历史文化风貌厅、公示厅、多功能展厅等五个展厅和一个规划信息港(详见《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展览平面布置图》)。
(一)序厅(负一层,展区面积约650㎡)
本着“简洁、直观”原则,生动、扼要地介绍重庆的城市性质和地理位置,强化重庆城市在参观者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具体内容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重庆”的照片,江泽民同志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重庆政区图,“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前言”以及“抗战重庆”和“直辖重庆”浮雕墙、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导向查询系统等。
(二)总体篇(负一、二层,展区面积约3300㎡)
概括地介绍重庆市情、历史变迁以及未来发展蓝图。具体内容包括:
1.总体篇引言。
2.重庆概况。主要展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重庆市行政辖区现状、重庆地形地貌卫星影像、市域城镇现状分布、人口与民族聚居分布、矿产资源分布,以及重庆概况触摸查询系统、高科技参与项目等。
3.重庆历史。主要展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沿革。展示远古巴人、建立巴国、设立巴郡、重庆得名、大夏定都、1929年重庆建市、1939年直辖、1940年建立陪都、1949年重庆解放、1953年直辖、1954年并入四川、1983年计划单列、1997年第3次直辖以及重庆老城形象、历史查询系统、幻影成像演示系统等。第二部分是城市拓展。包括陪都10年计划、50年代城市规划、198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8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