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发展目标
1、茧丝绸产量:2007年,全省桑园面积90万亩,蚕种产量130万盒,蚕茧产量4.5万吨,厂丝年产量6000吨,丝织品产量5000万米,较2002年分别增长36%、81%、76.5%、83%和52%,年均增长分别为6.4%、12%、11.2%、12.6%和8.7%。
2、茧丝绸质量:鲜茧出丝率14%以上,厂丝平均等级3A+50以上,丝织品(成品绸)入库一等品率90%以上。
3、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目标:2007年,优良蚕品种推广率100%,优良桑品种推广率40%,方格簇推广率70%以上,小蚕共育推广率70%以上,省力化养蚕推广率50%以上。
4、茧丝绸生产技术:热风循环式烘茧机达20%,无梭织机比例达20%,自动缫丝机比例达90%以上,缫丝装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全行业生产实施绿色环保无污染生态标准。
5、市场开拓:丝绸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73%。
6、经济和社会效益:茧丝绸行业总产值30亿元,行业实现利润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带动农户4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的农户户均收入达1575元。
(二)主要措施
1、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建设1—2个国家级蚕茧基地和10个省级蚕茧基地,实施“123”工程,即发展10个重点企业,建设20个蚕业合作组织,培育300个蚕茧大户,使基地年产上车率90%以上、解舒率60%以上、亩产58千克以上的蚕茧达5万担以上。
2、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扶持5个省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绩溪丝业、黄山华盛、霍山源牌、阜阳京九、金寨三利等一批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产品开发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茧丝绸企业发展,培育5个自动缫生产规模8000绪、8个自动缫生产规模4000绪的骨干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龙头企业群。
3、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实施30户企业60项茧丝绸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9亿元。重点实施绩溪丝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的老桑园改造、新桑园建设、养蚕技术应用以及丝织技改项目;安徽京九丝绸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缫丝、织造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黄山华盛丝绸集团4万亩优质高产桑园的示范工程项目;黄山天松自动缫改造和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安徽源牌集团无纺真丝制品生产项目。
4、开发一批名牌产品。在蚕种、蚕茧、丝类、绸缎产品上,培育5个省级名牌,1个国家级名牌。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社会资金、技术、人才向名牌产品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