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公益性岗位
开发和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工作的通知
(津劳局[2004]134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200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组建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1万个,招聘劳动保障协管员4800名,对大龄困难群体实了有效就业援助。全市劳动保障协管员自2003年10月上岗以来,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调查统计和岗位采集、就业推荐工作,为全面掌握全市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提供了具体事例和有效的分析数据,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及时便捷的就业服务。实践证明,劳动保障协管员已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得力助手,并深得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
为稳定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保障其合法权益,更好发挥协管员队伍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同时,确保工资收入达到我市最低工资水平,现就加强对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以及有关工资性补贴、社会保险补贴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在社区居委会设立劳动保障协管员,加强劳动力资源统计和就业岗位开发工作,是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近距离就业服务的一项基础工作。政府出资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是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项长效援助措施,是各级政府对“4050”人员的献爱心工程。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完善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统筹规划,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已向社会做出承诺:“4050”下岗失业人员。只要本人同意,原则上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工作。因此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市下达的任务,广开门路,拓宽渠道,抓好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落实工作。要带着感情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以下岗失业人员渴望再就业的需求为己任,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联系,用好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各项政策,多渠道开发岗位,组建多门类公益性再就业公司。要根据辖区内需要安置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总量,确定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数量。要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的规划,把任务分解到能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单位,把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把进度均摊到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抓好落实,为“4050”人员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