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大力扶持现有茶叶市场,到2007年,重点把峨桥、黄山和六安茶叶市场以及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建设成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和会展中心。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省供销社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全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实施中的指导、协调、服务及项目论证、龙头企业申报初审等工作。各茶叶主产区要建立领导和办事机构,及时帮助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精心组织,做好统筹协调和落实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省一级筹集的资金重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茶叶良种推广、低产茶园的更新改造;②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的生产、认证;③农残检测机构和基地建设;④重点茶厂的技改和科技成果转化;⑤实施品牌战略,等等。各主要产茶市、县也要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各商业银行应对重点产茶县基地、重点茶叶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重点项目省财政给予适当贴息。各主要产茶市、县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茶叶产业,同时,要充分调动茶农和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增加茶叶产业投入。
  (三)加强茶叶科技开发和推广,切实提高茶叶生产水平。
  进一步完善茶苗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茶树良种的培育、繁殖和推广的力度,加快良种化茶园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园素质和茶叶品质。加快重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增加珠茶、蒸清茶、乌龙茶生产设施,积极开展产品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卫生注册工作,提高茶叶生产能力和茶叶质量。加强科工贸联合,重点抓好茶叶精深加工技术、储藏保质技术和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应用,加大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化体系,加快茶叶技术标准、技术检测的推广和普及。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定技术人员与基地挂钩,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或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搞好无公害茶、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的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
  (四)发挥省茶叶行业协会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强化省茶叶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优势。各重点产茶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协会组织,负责协会内各成员之间的生产、流通、技术推广、茶叶科研等的协调管理工作。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流通、服务中介组织,鼓励和扶持农民成立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各类农协、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茶叶产销的组织化程度,扩大流通渠道,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连接,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