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一)总体目标。
  通过5年努力,到2007年末,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产茶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以重点产茶区为重点,建成一批规范化的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茶园面积发展到12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4万吨,带动农户超过35万户。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亩和1700吨。茶农来自茶叶的人均收入由年均950元增加到1250元。培育2个年产值(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实现全省茶叶标准化生产,内销茶的农残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外销茶达到进口国检验标准。
  (二)区域布局
  1皖南产区。主要分布在黄山市、宣城市和池州市的歙县、休宁、祁门、黄山区、黟县、徽州区、郎溪、宣州区、广德、泾县、东至、石台等12个县区。主攻方向是:重点发展红茶、绿茶、花茶、名优茶和保健茶生产。发展目标是:2007年,无公害茶叶面积达8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2.8万吨,有机茶面积3万亩,年产有机茶1000吨。
  2皖西产区。主要分布在六安市、安庆市的金寨、霍山、舒城、裕安区、金安区、岳西、太湖、潜山等8个县区。主攻方向是:重点发展绿茶和名优茶生产。发展目标是:2007年,无公害茶叶面积达4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1.2万吨,有机茶面积2万亩,年产有机茶1000吨。
  (三)基地建设。
  重点产茶市、县、区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山区、半山区茶园,建立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开发生产示范基地。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着力抓好茶树良种培育、推广和茶园更新改造工作,提高良种茶园比例。
  (四)龙头企业培育。
  大力扶持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国润茶叶有限公司、安徽天方茶叶集团、黄山毛峰茶叶集团、六安瓜片茶叶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外向型、牵动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并力争培育2—3个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柱,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中小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龙头企业群。与此同时,采取外引内联、重组、兼并、收购、股份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到2007年,培育10个年产值或销售额超2000万元、5个年产值或销售额超5000万元、2个年产值或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龙头企业。
  (五)市场建设。
  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大力开拓国内茶叶市场,重点扶持峨桥、黄山、六安三个茶叶市场。同时,培育一批新的、辐射力强的全省性、全国性的大市场。
  (六)品牌创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