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测设备、技术水平,培训一批掌握粮食质量标准、操作能力强的检验人员。
全省确定10个优质粮订单收购示范县(市、区):怀宁、桐城、裕安、霍邱、庐江、无为、南谯、灵璧、蒙城、宣州。
(二)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现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积极培育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把产、购、销、加工诸环节链接起来,组建龙头企业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机遇,加快发展我省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施项目带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跑部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国家对我省的投入比重,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工程。稻米加工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合理利用米糠资源,开展大米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小麦加工要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和营养强化粉,开发谷朊粉、淀粉、胚芽油等深加工制品。
大力实施品牌工程。通过品牌整合,将目前的多品牌整合成一县一品,并逐步形成一市一品,在此基础上,全省重点打造米、面各1—2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放心米”、“放心面”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粮食产品展销会,加强粮食产品品牌宣传,扩大名牌效应,通过品牌带动,开拓粮油市场。
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围绕优质粮品种开发和粮食精深加工的发展,组织科研所、院校、龙头企业等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技改和科技成果项目储备,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
(三)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中介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龙头企业发起,粮食种植大户参加,成立水稻、小麦专业协会,作为省粮食行业协会的专业分会。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紧密型的专业协会实行“五统一”: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销售、统一财务管理;松散型的专业协会主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互商价格,互相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由基层粮食企业或种粮大户牵头,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自我服务。
充分发挥产业化中介组织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协调解决经济纠纷和贸易争端。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植,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户不仅从粮食生产环节得到好处,也能从加工、销售等环节获得收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