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粮食生产、加工基本情况。安徽是粮食大省,2002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857.5万亩,总产量1322.3万吨;小麦2752.9万亩,总产量730.1万吨。全省常年粮食收购量750万吨。大米年加工能力350万吨,常年产量2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225万吨,常年产量10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约为30%。
  (二)粮食产业化经营概况。2002年全省粮食订单面积572万亩,订单收购量13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17.2%。在2003年评定的12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食加工企业16个;省粮食局评定的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个;全省确定了10个粮食订单收购示范县;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科技经营”、“工商联手、品牌经营”、“城乡对接、综合经营”、“跨省订单、基地经营”、“厂库合一、连锁经营”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实施“进城区、入村户”工程,发展城市粮油便民连锁店、农村购销服务社。通过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粮油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但目前全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总体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和加工转化率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
  (三)粮食产业化市场前景。从世界粮食形势看,世界粮农组织再次调低世界粮食库存;从国内形势看,各地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粮食生产出现萎缩,粮食总产连年下滑,我省2003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16%,总产为10多年来最低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掌握粮源,搞活粮食经营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与重点
  (一)总体目标
  ——到2007年全省(规划基地)优质粮生产面积:优质水稻1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1000万亩。产量:水稻400万吨,小麦300万吨。优质粮实施订单收购、产业化经营,订单收购量:水稻320万吨,小麦240万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