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十项养殖技术”:1.在安庆、滁州、宣城等市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2.在滁州、巢湖、马鞍山、池州等市推广蟹鳜混养技术;3.在合肥、六安、滁州等市推广池塘80∶20养鱼技术;4.在六安、巢湖、蚌埠等市推广稻田生态养殖技术;5.在淮南、安庆、六安等市推广鱼危科类良种养殖技术;6.在合肥、六安等市推广克氏螯虾养殖技术;7.在宣城、六安等市推广牛蛙养殖技术;8.在蚌埠、巢湖、宿州等市推广泥鳅养殖技术;9.在六安、蚌埠、滁州、黄山等市推广小体积网箱养殖优质鱼技术;10.在宣城、池州、六安等市推广池塘双季青虾养殖技术。
(二)重点建设项目
1、扶持黄湖水产公司、明光永言水产公司、当涂水产协会、焦岗湖水产公司等6家省级重点水产龙头企业。
通过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帮助出口龙头企业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绿色水产品认证等,不断对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人员培训等工作。
2、加强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重点建设池州水产品市场、巢湖水产品市场、芜湖水产品市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产品市场管理等有关立法工作。从建立批发市场,审定批发商资格、限制批发层次等方面理顺流通关系,在水产品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建立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充分发挥水产品流通和加工协会的作用。根据市场需要,在池州、巢湖、芜湖、安庆、宣城等市建设5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各建交易大厅2000—6000平方米、暂养基地100—200亩,搞好产品质量检测室及暂养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组建12个以城市为基点的水产供销信息网络。以国家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的宿松、明光、繁昌等3个重点县(市)为核心,组建全省河蟹集团公司。
3、重点区域标准化水产品养殖基地。
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原则,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在优势水产品区域的安庆、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合肥、六安、马鞍山等市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示范生产基地、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和与加工型龙头企业配套的养殖、苗种基地。每个基地都要培育自己的免检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等名牌产品。重点生产高质量、无公害、符合出口标准的水产品,并带动全省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促进全省渔业生产良性循环和渔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