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近几年,全省各地把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作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建立主导产业链。河蟹、青虾、鳜鱼、珍珠、银鱼和水生经济植物莲子、芡实等产品,已初步形成从种苗培育到商品生产、保鲜、加工、出口一条龙的格局。在2001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白荡湖”大闸蟹、“秋浦花鳜”、“巢湖银鱼”等10个水产品牌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芜湖市、明光市、宿松县、庐江县等地水产企业,先后获得了河蟹等水产品自营出口权。为增加渔业投入,各地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内引外联,吸引资金,进行水产开发、养殖,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加工企业带动型、种苗企业带动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带动型等多种形式。
  但是,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渔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加工流通发展滞后,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问题,制约了我省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河蟹等名优水产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促进河蟹等名贵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步消除,水产品国际贸易活跃,国际市场对河蟹等水产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河蟹等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我省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淡水产量的8.5%,河蟹、青虾、鳜鱼、甲鱼等名优水产品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25%。以生产“黄湖牌”、“女山湖牌”、“龙窝湖牌”河蟹等为主导水产品的企业已取得外贸自营直接出口权,为我省优质水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农(渔)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品牌、流通、质量为抓手,大力推进渔业组织和机制创新,提高农(渔)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渔业的外向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