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和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步伐,完善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网络通行能力,重视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和道路功能的划分,改善公共交通通行环境,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和分担率,努力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同时,各城市要继续对现有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以及交通护栏、中心隔离等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清理和规范按照渠化调整。要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特别是一、二等管理水平的城市要解决快速路、主干道、出入口指路标志不连续、不系统的问题。根据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的要求。进出城市周边的主干道必须设置中心隔离带。
(五)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努力解决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突出问题。各地要将实施畅通工程与交通秩序整治、事故预防工作结合起来,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违章作为实施畅通工程上等级、上台阶的重要突破口,对市区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繁华路段的道路交通秩序进行重点整治,确保主干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遵章率明显提高;二是加强静态交通的管理,建立静态交通管理示范街(区)。各地要制定科学的停车设施规划,加强对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社会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社会停车场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城市停车秩序混乱的问题;三是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作为实施畅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死伤比,缩小城市周边地区与市区死伤比的差距。加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完善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建立交通、医疗、消防、救援等机构联动机制和医务专家数据库;四是深化城市道路交通勤务改革,明确岗位职责,简化行政审批,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建立“动与静结合、点面结合、疏导与指挥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交通管控与治安维护相结合”的科学、高效、文明的勤务模式,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地要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城市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的内容,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实施畅通工程的意义,把创建“交通安全社区(学校、村、工厂、单位)”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使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交通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
五、 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