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七大问题”,既要立足长远,更要狠抓当前。市效能办下发的《2004年“七大问题”重点整改工作任务》,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求。要突出重点,不断完善,继续抓好落实。
1、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1)做好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成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3.5万人)、再就业培训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对7万名以上被征地农民开展就业和技能培训的任务。老城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纳入社区管理,萧山、余杭区及有条件的县(市)90%的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政策规定范围内90%以上的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完成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净增6万人,基金收入43亿元,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2)完善低保工作。各区、县(市)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额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已达到上述标准的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适当提高。将符合条件的农转非困难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各区、县(市)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年底达到60%。
(3)开展第五次“春风行动”。完成2000万元资金募集任务,开展实物捐赠活动,抓好“慈善超市”试点,及时发放“春风行动”救助金。建立健全四级帮扶救助组织网络,巩固“四级救助圈”,充分发挥“两室”、“两员”作用,完善17项优惠政策。
2、解决“看病难”问题。
(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市整形医院、市四医院等市属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外资、民资兴办医疗机构,做好市卫生国有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准备工作,推进管办分离。
(2)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市医院推广“均费双控、超额双缴”制度,加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监管,建立医疗收费责任追究制度,控制门诊和住院费用,抓好处方配药放开工作。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店、药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制假、贩假、售假等非法药品生产交易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软硬件质量。
(4)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每3—5万居民拥有一个卫生服务中心(站),95%以上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50%的社区社会卫生服务机构达到规范化要求。
(5)做好医疗救助和医保工作。开展市区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开展“光明行动”。完善参保人员医疗困难互助救济办法和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扩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市区定点医疗机构总数达到230家,定点药店总数达到1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