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当前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意见
(宁党办[2004]55号)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中发[2004]15号),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出部署。为切实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我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现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当前我区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克服制约发展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到7月底,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7.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一、二、三产业各完成增加值23.5亿元、122亿元、81.6亿元,分别增长2.3%、15.6%、8.8%。工业生产增势强劲,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自治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生产、销售和效益等指标均创1998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1-6月,全区工业完成增加值82.01亿元,增长17.4%,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工业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1.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利润8.2亿元,增长96.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5.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3.8,比上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电力、石化、煤炭、冶金、轻纺等支柱产业增长速度均在两位数以上,效益明显好于往年同期。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在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灌区夏粮总产55.4万吨,增产18.1%。虽然山区因严重干旱比去年略有减产,但全区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年初确定的275万吨,预计达到280万吨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枸杞、设施蔬菜等面积增加、效益提高,奶产业和清真牛羊肉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一定的增幅,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到7月底,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32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继续回落。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回落。工业投资增幅较大,提升技术含量和水平成为投资的主要方向。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我区认真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停建、缓建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报批程序的各项项目49个。撤销了14个工业园区、压缩面积16313.08公顷。银川南环高速公路、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项目、青铜峡铝厂节能环保技改、恒力集团冶轧系统改造、西部聚氯乙烯公司氯碱项目、启元药业公司红霉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去年底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内外贸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增长13%。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5亿美元,增长54.5%,其中出口总额2.93亿美元,增长45.02%。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引进国内外招商项目3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21.6亿元。与外商的合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621万美元。财税运行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增收减支,扩大就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1-6月,全区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32.5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2亿元,增长30.7%;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5元,同比增长11.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64元,同比增加了158.8元,增长15.8%,是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55.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63人,完成年计划的64.4%;劳务输出人员46.3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84.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