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风貌,挖掘中亚民族文化,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提升商圈文化内涵。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商圈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王建玲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迟维诚和天山区区长阿合买提江·阿合尼牙孜担任,天山区政府、市规划局、贸发局、旅游局、交通局、公安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为成员;
二道桥商圈的社会管理事务归口一个办事处统一管理,由天山区人民政府决定;
积极引导商圈内各类市场和项目的开发建设,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建立商圈行业协会,规范经营行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
制定一系列鼓励商圈发展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步伐;
充分发挥社区的基层组织作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
(二)严肃规划,突出民族特色。
在建筑风格上,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已批准的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城市设计,遵循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则,把二道桥商圈建成一个规划设计领先,建设理念差异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景观商圈。
严格按照特色化要求,围绕“二道桥”这个品牌做好文章、做足文章,从经营方式、经营产品、经营理念等方面都要体现民族特色。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运用国家、自治区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商圈内的建设项目,执行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
从旅游专项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民族旅游特色产品项目开发;
根据季节性特点,对商圈内的个体工商户实行淡旺季不同的税费征收比例,核定税费征收数额;
大力扶持商圈的旅游经济和会展经济,根据商圈的特点安排必要的旅游项目、会展项目。
(四)强化综合治理
加大治安力度。建立以公安、工商、税务、行政执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责任到人,坚决打击影响社会稳定、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商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妥善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