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失效]

  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已形成由多个生产领域组成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经营主体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组成“农工综合体”、“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经营。在一体化经营中,加工企业是“龙头”,农业生产者主要是根据生产合同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产品,后者则向前者提供相关服务。我国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工紧密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成长,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模式。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技术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改善软环境与夯实硬环境相结合,努力提高市场化水平,提高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力争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依据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加快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托优势农产品基地,实行大中小型加工企业合理布局,重点扶持大中型加工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安全品牌化,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立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需求,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发挥规模效益。
  产业化经营原则。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上下游产品有机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科技创新原则。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和自主开发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切实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效益、后劲相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鼓励投入多元化原则。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各类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非国有经济成为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的主要来源,实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允许和鼓励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采取直接投资、合资、许可证生产等多种形式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
  加强宏观指导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防止盲目铺摊子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新上项目要做到高起点、高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形成与九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九种特色农产品基地相适应的加工业布局,建立一批有实力、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立一批知名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重要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食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使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递增10%;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2。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10亿美元。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粮食加工
  1、
现实基础:湖北是粮食生产大省,年产量和商品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已建立了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品种不断丰富的粮食工业体系。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大米产量居全国第2位,面粉产量居全国第6位。大米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面粉年生产能力300万吨。大米加工形成了普通米、优质米、免淘米、营养米系列,面粉加工形成了普通粉、精粉、自发粉、专用粉、营养粉系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较短。
  2、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着重发展优质稻谷精加工,重视精碾、调质、成品整理、营养强化、专用粮配制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展米糠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发多种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重点开发利用本地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专用饼干粉、糕点粉等,并注重麦胚、麸皮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开发系列杂粮精加工、风味食品,利用优质中筋小麦原料优势开发营养强化面条、魔芋面条、保健面条,积极开展面制品的工业化生产。
  3、发展目标:到2007年,龙头企业加工原料70%实现基地化(即加工原料由相对固定的粮食生产基地提供),粮食加工产量120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60%。到2010年,龙头企业加工原料80%实现基地化,粮食加工产量160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0%。培植3-5个年大米、面粉加工量过20万吨、销售额过10亿元的大型米业、面粉企业集团,不断做大做强神之乡、洪湖浪、天润、荆珍雪、风池、豪丰、国宝、宏发、章陵、白玉等品牌。
  4、企业布局:在优质稻主产区,重点发展规模日产100-200吨的单条大米生产线及多种方便食品加工,并通过资源整合向米业集团方向发展;在专用小麦集中产区,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专用面粉、特色面条加工企业;在特色资源相对集中的山区,发展杂粮精加工。在大中城市建立馒头、水饺、汤圆等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和配送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粮食加工技术开发中心,为粮食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5、重点项目:
  (1)以湖北中汇(浠水)米业公司、国家优质稻蕲春示范基地为主体,组建鄂东优质稻加工中心,发展配制米和系列产品,主攻省内外超市。
  (2)以湖北豪丰(应城)米业公司、安陆禾丰实业公司为骨干,发展优质糯米系列加工。
  (3)以天荣米业公司、湖北银欣集团为重点,实施稻谷烘干、大米保鲜和产品冷藏工程,发展营养米、人造大米、鱼米高钙膨化食品。
  (4)以洪湖浪米业集团、荆州天绿源米业公司、健良米业集团、仙桃湖沁米业公司为龙头,实施用糙米作原料、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稻米深加工项目,集中开发米糠资源,生产米糠色拉油、强化营养米、富硒大米、绿色无公害大米等。
  (5)以沙洋风池米业公司、钟祥宏发公司、中香米业公司、京山国宝桥米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湖北桥米、中国香稻米业集团,提高产品档次,主攻国内南方市场,建成湖北优质稻米出口加工基地。
  (6)以枣阳金华麦面集团、云梦龙穗麦面公司、天荣面粉有限公司为骨干,重点发展系列专用面粉,推广“7+1”(7种必须营养素和1种选择性营养素)营养强化方案,集中开发麦胚资源。
  (7)以应城裕隆食品股份公司、湖北双竹科技股份公司为重点,发展多种特色营养面条、双色面条、魔芋挂面及系列食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油料加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