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里河护砌治理工程。增做1800米边坡护砌。
(五)渠道硬化工程。集中在滁河、瓦东、潜南干渠三个灌区实施100公里渠道硬化。各地要把渠道硬化与渠道整治、量水设施建设、土地复垦紧密结合起来,选准位置,以支渠为单位,集中连片实施。
(六)小水库兴修工程。全市兴建30座小(二)型水库(3县各10座),384口当家塘坝。
(七)灌区配套工程。完成肥东撮镇灌区改造工程,肥西大蜀山分干渠、小蜀山分干渠和双河分干渠灌区配套工程,包河区节水科技示范园二期工程。全面发动群众开展渠道清淤,保证输水畅通。
(八)安全饮水工程。总结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各地在抓好上述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扶持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调动受益农户和社会各界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掀起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重点解决塘坝清淤扩容、渠道整修等问题,增强农村蓄水、输水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冬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农村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协调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一事一议”政策运用、重点工程的规划布局等重大问题。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资金落实等工作。要及时调整充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机构,挑选素质高、业务强、经验丰富的人员具体负责,做到机构、计划、项目、资金、进度、管理“六到位”。
(二)科学规划,分步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田水利设施现状,了解群众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想法,按照实际需要和水利行业规范,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突出重点,抓住防洪、蓄水和渠道建设三大环节,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水库兴修、渠道硬化三大工程建设。要牢固树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终铸大成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理念,集中人力、财力,一个一个工程干,一个一个问题解决,逐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
(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深化改革,创新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基层水管单位要积极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后,要严格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养护机制,确保中小型水库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可持续发挥作用。继续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