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解决好高青的建设用地“瓶颈”制约。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青建设用地的需要。对全市的建设用地指标,该争取的积极争取,该统筹调剂的统筹调剂,该协调的积极协调,努力为高青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解决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研究和开发利用好黄河滩涂资源,为增加建设用地创造有利条件。(分管领导:宋锡坤,牵头部门:市国土局)
9、促进高青的重点骨干企业创新发展。积极为高青重点骨干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在新上项目、上市或以其他方式融资、企业改制、进行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促进重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分管领导:周清利,牵头部门:市经贸委)
10、加快高青的民营经济发展。帮助高青研究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发展趋势和突出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加快高青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并帮助高青尽快组织实施。(分管领导:刘有先,牵头部门:市中小企业局)
11、加快高青的城市化进程。按照突出特色,合理规模的原则,对高青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研究论证高青水资源优势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问题,积极探讨具有“亲水”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路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相对集中和规模化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高青的村镇建设规划,切实提高规划水平。对高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园区建设、有条件乡镇整建制城镇化建设等,要进行统筹考虑,做到有机结合。帮助高青不断加快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分管领导:宋锡坤,牵头部门:市规划局、市建委)
12、提高高青的畜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立足高青的实际,以奶牛、肉牛、肉鸭等为重点,在良种引进繁育、规模化小区养殖及畜产品加工等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高青的畜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尽快把高青建成畜牧强县,使畜牧产业成为带动高青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重要力量。每年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高青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08年,高青奶牛养殖达到3.8万头(现2万头),肉牛养殖达到21.5万头(现18.7万头),肉鸭养殖达到500万只(现300万只),建成重要的畜牧养殖和加工基地。(分管领导:吴明君,牵头部门: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13、加快高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高青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对高青农村劳动力的峙业技能培训,所需费用由市里给予补助。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青的就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进行有序转移。支持高青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劳务输出组织,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今后5年内,高青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市内各大企业在招工时,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高青的农村劳动力。(分管领导:周清利、吴明君,牵头部门:市劳动保障局、市农业局)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