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三个批次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对个别情况特殊单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可根据党员数量和党组织设置、管理情况作适当调整。高新区所辖乡镇数量较少,村一级的教育活动可集中安排在第二批次一并进行。各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于2005年8月中下旬开始启动。有特殊情况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活动,可在坚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区别对待,灵活安排。同一批次内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包括部门管理机构、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的学习教育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压茬”进行。要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力争使每位党员都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集中15天左右的时间,做好教育活动开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深入调查摸底。要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流动党员、未就业的退伍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逐一拉出单子,理顺组织关系,落实教育责任。对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进行充实、调整和整顿,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牢组织基础。
2、制定实施方案。要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开展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点、采取的措施和要注意把握的关键环节,对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各级制定的实施方案要经督导组(指导组)审核后,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3、培训好工作骨干。按照分级分批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工作骨干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文件材料,使其掌握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操作程序,真正成为组织和指导开展教育活动的“明白人”。
4、筹备好动员大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做好会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具体到每个单位,集中学习教育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30天左右)
1、召开动员大会。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教育活动作出具体安排,使每个党员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级督导组(指导组)要派员参加所督导(指导)单位召开的动员会。
2、组织学习培训。召开动员大会之后,要以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为切入点,迅速形成强劲的学习教育势头,组织引导党员及时进入学习状态。(1)学习内容。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重点学习党章,同时学好相关辅助教材。要对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党员提出不同要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应通读全书和全文;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可选学部分文章或章节,但必须保证重点内容的学习;对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农村困难党员,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技术、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实现再就业和致富的本领。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编写和购置一些辅导材料,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2)学习方式。要坚持集中学习与党员自学相结合,综合运用上党课、专题辅导、典型示范、警示教育、参观考察、专题讨论、检查考核等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培训质量。在学习形式上,农村党员以集中学习为主,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党员可以半天学习、半天工作,企业党员可根据情况利用倒班、替班和班前、班后组织学习。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在外地学习、工作的党员可采取召集回单位学、寄发学习材料等形式组织学习。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以采取送教上门、结对帮学的办法组织学习。(3)学习纪律。建立健全学习考勤、补课、抽查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制度,确保党员参学率和学习培训效果。集中学习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40个学时。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的学习,积极参加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除读写有困难的党员外,其他党员都要记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以督促党员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