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乐于交往,主动交往,明确异性交往的准则与规范,合理开展异性间的交往,学习与成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初三年级:
1、了解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明确人生的意义,初步形成独立的人格;
2、学习舒解压力的做法,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保持情绪健康;
3、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准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负责任。
高中年级:
1、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自觉矫正不良心理与行为;
2、学会区分友谊与爱情,与异性健康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不断完善自我,学会选择人生目标与理想,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
五、教育形式:
1、青春期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学校各项活动中,可采取渗透于相关课程和单独设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结合课堂教育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如专家报告、社会调查、影视录像、知识竞赛、专题班会等);
2、可采用互动式教育,即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教师、家长、学生互动,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对话、交流;
3、可开展相关的宣传、倡导、咨询、答疑、关爱、援助等活动;
4、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网络咨询、热线答疑、书信咨询等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的手段,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排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增进身心健康。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男女生分别或一起开展活动。
六、教育保障:
1、各地(校)要充分认识做好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计划之中,在时间、人员、财力上给以保证,使此项教育活动科学地、适宜地、持续地、生动活泼地开展。
2、各校应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一支由班主任、心理教师、自然教师、团队干部、医务人员等共同参加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参与此项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适时、适度、适量的要求,采用互动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反馈。